无论在何时何地,教育一直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在社会里,一个人的强大,离不开教育与学习,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准,教育作为基础,作为盾牌,不管什么时候,人类都离不开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以进入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科技时代。这个时代的教育应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与时俱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青年学子成长,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崭新课题。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可以培养青年学子爱国情感,提升青年学子人生境界,塑造青年学子理想人格。“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每个时代在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物种,必将对传统物种有影响,教育文化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面临双重压力。一是新媒体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人人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言论的传播形成不同程度的传播效应,人人皆可传播,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化传播相比还不具优势。二是和外来文化传播相比较,能量一时还难以充分释放出来。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递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成为了当代传播与引导文化发展的主流,有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没有跟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直接开启了新的信息传播大门的变化,仍然习用传统传播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种偏重知识点的灌输,以一张试卷检验学生中华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将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情感模式、修身养性等思想精华还不能以大学生习惯、熟悉的现代信息传输方式高效真切地学习理解。我们应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用信息技术加以呈现,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受高职大学生喜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构建与传播形式的拓展还没有取得成熟的经验,大多为各高校各自探索前行,没有形成合力。
二、“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
了解新媒体特性,了解学生特性,强化利用新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思维
1.了解当今新媒体特性,发挥其传播优势。
“一种文化能否延续下去,不仅取决于文化本身的内在张力,还取决于它如何被传播”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新媒体形式。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微产品”无处不在,它们把人们带进一个与传媒时代截然不同的“微世界”,也正在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使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另一方面也促进人们形成获得信息的新方式和新心理。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环境和传播模式,产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新的大众接受心理、行为状态和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样态。” 互联网为传统文化传播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能量巨大的崭新传播场域和社会场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可大力借助开放的互联网打造出的这一良性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在青年人中普及的优势,发挥其传播优势,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2.了解当今学生特性,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挖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潜力。
当今高职院校学生人群多为90后,00后,这些代际的年轻人是在电视、电脑与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电子一代”亦或是“读图一代”。他们具有个性鲜明张扬、思想独立开放、早熟又不成熟的特点,他们喜欢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但对网络文化中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还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
习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特点,运用网络阵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以现代有效的网络方式运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注重新资源,新平台,新体验的三者联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魅力
1.开发新的教育资源,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让流淌在传统文化之中的大智、大真、大善、大美易于让当代学子接受、形成自身有特色的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以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三个层面为基本架构,深挖其内涵,选取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结合高职学生思想实际,每个层面分别设计9个专题,共计27个专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髄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每个专题用微课视频引领,形成系列微课视频,作为我校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资源进入课堂。我们在微课作品基础上加以拓展,编著出版了《守望精神家园—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进入我校开办的大专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必修课。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及课程讲授对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大学生理想人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2.搭建新的教学平台,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1)系列微课视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与时俱进,与互联网+时代紧密结合,找到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开发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贴近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精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转化成结构清晰、高度浓缩的“微课”27个,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相融合的教学视频,增强趣味性和观赏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众化、立体化、互动化。
(2)拓宽传播载体,依托湖南微课网、腾讯视频、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充分发挥手机、电脑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碎片化学习功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互动性、即时性,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突破教育教学资源瓶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学生关注我校微信公众号即可在手机上观看每一专题的微视频,打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障碍。
(3)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改革,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达到多元化的把握教学进程脉络,提高学生兴趣、精准实施教学设计,密切地与学生联系互动,高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目的。通过“三微”将师生、生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一是微动作,学生通过按键操作、鼠标点击等简单的“微动作”就能完成资源学习,测试、作业及小组任务提交;二是微资源,教师按每一知识点精心选取颗粒化资源,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微互动,教师运用讨论答疑区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时时处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3.注重新的文化体验,解决入脑入心的问题。
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子们头脑,还需要找准切入点,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大力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为此,我们积极推动文化育人工作,精心设计策划活动方案,让所有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文化专题深入思考和实践,为学生搭建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平台,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好个人或团队合作相关任务,完成情况进入成绩考核,这一举措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自主开展相关座谈、讨论、演讲、论坛、写作、微视频制作等活动,并成功举办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教学展演活动,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教学、网上与网下、传统型与创新型融合渗透的教学新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事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青年学生的,不仅是终身受益的文化内涵,更是能修养身心、启迪智慧、构建高尚灵魂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当抓住新媒体时代带来机遇,借助于新媒体优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真正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力与传播力,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