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行业知识>
今天的图书业,正在被互联网改造。
作者:天磊联信咨询 发表时间:2018-11-05 10:00
 
为什么说今天的图书业,正在被互联网改造,从下面几点来看互联网崛起后,图书业的改变!
 
1
图书业的销售渠道
 
即使从1999年当当成立算起,互联网对图书业的销售渠道改造,也不过有18年的历史。在今天看来,虽然比其他行业更早了一点,但是客观的说,这是图书业根本无法避免的一场改变。因为这是互联网对零售业的一次全覆盖改造。
 
而所谓的互联网对销售渠道的改造,说穿了,就是依靠打折获取了大量的线上流量,再反过来,用这些流量要求出版方给予更低的供货折扣。我们这里回顾一下,图书业的渠道话语权,是在十八年间如何被互联网所夺取的。
 
第一阶段,1999-2010,当当和亚马逊近乎垄断。
  
当年,把图书打折销售这门生意做大的,只有当当和亚马逊(04年前叫做卓越网)。
 
这段历史,我们在这里就不仔细回顾了。只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能尝到一些甜头。
 
如果说还有什么特别的回忆,那就是10年前的网络图书电商里,当当胜在品种更全,虽然少儿特色也有一些,但是并不像今天这么明显;而亚马逊的选品更为精致,当然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是比较小众。而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打折后的价格其实并没有现在这样离谱,对于那时候的读者而言,7.5折已经很令人满足了。
 

第二阶段,2010-2016,京东入局做大。
 
八年前,京东入局。带给出版业的是价格折扣战。我们可以说,今天图书电商销售折扣如此之低,就是起于京东的这次入局。
 
当年的京东,远没有今天这么强大,定位也是一个以家电为主的网上电商。从个人主观认知来说,京东、苏宁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或许是为了引入更大的客流,刘强东选择了把图书作为网上流量的入口,在当时喊出了图书五年不许盈利的口号。事实证明,京东依靠这一价格战,获得了足够大的流量。
 
在京东入局的头几年,京东的采购姿态是非常之低的。但是当时的图书业,似乎都不太看好京东的入局,对待京东的采购单也是相当谨慎。因为作为一个这样的采购渠道,你要的品种又多,进货量又大。出版社们的发行,在做京东开户和采购订单时,既要从财务角度考虑可能的风险(2010-2012年,实体书店倒闭潮),还要考虑京东特价对地面渠道的销售冲击(那时候网站的销售比例大部分并不高)以及同类销售商的压力(当当、亚马逊那时候规模已成,肯定不乐于看见新进者)。
 
但是,什么都架不住京东的资本投入,要知道,当时京东很多书的销售包快递价格,甚至比出版社给它的供货折扣还低。而在京东发起的几次大规模价格战后,京东在图书零售业务上迅速做大。很快具备了和出版社们讨价还价的权力。
 
后来,入了这个局的电商还包括天猫图书、博库、文轩等几大销售商。也就是说,在今天,仅仅是这样成规模可以和出版行业议价的大型图书零售电商,出版业们要面对的就有至少五家,这还不算其他渠道。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公众号、社群店入局。
 
关于公众号销售、社群销售的入局,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考谁是发起者。但是毫不客气的说,如果电商价格战,出版行业还可以在几家销售渠道中博弈求生存,那么在公众号、社群的销售,则让我们彻底丢掉了供货价格的底线。
 
虽然,公众号、社群的销售渠道开发,出发点是很好的,对象精准,营销成本不高,而且公众号、社群的数量非常之多,完全可以进行差异化的图书精准销售。而且从合作模式上来讲,完全是双方共赢的局面。出版业帮助这类渠道获得更多的用户关注,而渠道则帮助出版业精准销售图书。
 
但是,不知道什么开始,这一类渠道的销售变成了价格战。公众号们向用户推销图书的价格折扣不能高于六折,否则就变成了她们口中的“没有竞争力”,而出版社的供货折扣被迫压倒了4折甚至更低,在剔除版税、印刷成本后,几乎为0利润。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有的出版人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自己主动往下压供货价以谋求与公众号的合作。仅仅是我们了解的,就有某著名出版社,图书版税很高,销售潜质也非常好,但是还是会主动把供货价压到35折甚至更低。也可能,膨胀了的公众号们,不再满足自己过去所获得的利润,渴望更多,于是进一步的压价。
 
到了今天,原因是什么可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相当多的公众号,在发展壮大之后已经做起了综合电商,图书只是其中毛利率和净利润都比较低的品类。而出版人们,也终于承担不起越卖越亏的销售合作模式,投入这类渠道销售的品种也大幅减少。
 
当然,在电商渠道上的改变,其实大局已定。不管是最早当当和亚马逊的两强格局,还是今天以当当和京东为首的五强格局。虽然今年电商们也不好过,也不得不接受纸书价格大幅上涨和需求持续萎缩的现状,但是依靠其庞大的流量支撑,带给出版人们的结果,就是已经没有在渠道上讨价的筹码了。
 
互联网对出版业的零售改造,现在看是相当彻底的。其实互联网本来只有价格优势,可以让消费者们可以更方便的购买。但是,图书作为一种属性特殊、品种量庞大的标准品,在这些年的发展中,变成了互联网渠道的引流入口。电商们可以最终只收取流量费用,但是渠道议价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2图书业的传播逻辑
 
什么是出版业的传播逻辑?
 
在出版业,一直奉行的传播逻辑,是纸书作为内容传递的唯一主体。这样所构建的传播逻辑,是内容一定要通过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打磨,然后与印厂合作进行生产,经过销售渠道进入市场。如果市场反馈不佳,则实体书再通过渠道回流到出版方,由出版方选择处理方案。
 
在这样的传播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几个核心点:

1生产链条复杂
由于内容呈现的产品形式是实体纸质书,那么纸质书的生产与流转,不可避免的要与多方合作,如印刷厂、纸厂、销售渠道等,利润被削减只是其次,对生产的主导权不高。

2内容发布逻辑单线条
我们这里就不能指望读者和作者之间有什么互动了,就是第一版有什么错误需要修订,那都要等到第二版了。

3对作者高度依赖
对作者高度依赖。任何一本畅销书的形成,一定是,也只能是作者的功劳。因为一年出版社出几百上千种书,出版标准肯定是没多高的。至于编辑的策划能力、营销做出的贡献?不存在的。当然,不得而知是不是这样就不用额外给编辑们发钱了……

4成本持续发生
当产品不可销售时,图书的性质不再属于资产,属于负债(图书销毁需要成本)。不像电子书、有声书这样的产品,边际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0。
 
那么互联网是如何修改内容的传播机制呢。我们看看数字阅读的表现就可以了。
 
虽然到今天,数字阅读市场的规模和纸质书相比并不大。但是,在这一方面互联网对出版业的影响里,让我们觉得可怕的是,互联网公司们,正在谋求掌握传播机制的主动权,它们在尝试制定新的内容传播标准。
 
比如得到和樊登,它们在建立基于作者讲解的内容传播体系,它们的核心点不在于什么作者来讲,而是作者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来讲。更厉害的是,得到在把标准公开,樊登在发起讲书人大赛,都是把标准的影响力尽可能扩大。
 
比如亚马逊,通过KINDLE建立了最好体验的电子书阅读硬件。
 
比如喜马拉雅,在有声内容的传递过程中,喜马拉雅在建立自己的声优价值体系,好听的声音比好的内容更有传播力
 
比如阅文网站,不要小看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他们为什么用日更奖鼓励作者把故事写的很长?为什么让读者投票选取小说中你最喜欢的角色。其背后是吸引读者变成长期订阅客户,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它们平台的内容上。
 
无论是电子书、有声书还是其他形式的数字阅读方式,亚马逊也好,喜马拉雅阅文集团也好,他们不但是数字阅读最大的销售平台,同时也在成为数字阅读传递逻辑的标准制定者。
 
而我们的出版社在忙什么?既没有在这一轮改变中尽快将内容以合适的方式表现,也没有推出自己的平台在做这个事。出版社有多少品种,签了电子书和有声书版权的不开发和销售?又有几家出版社,类似中信建立了自己的内容发布平台?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害怕尝试,甚至对已经出现良好趋势的苗头也缺乏拥抱的勇气。
 


3图书业的作者来源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作者。
 
要说,出版商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那肯定是作者。不管你是多大品牌的出版社(商),还是多牛的名编辑,或者你愿意出多高的版税。如果没有作者愿意授权给你内容,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可以唱凉凉了。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互联网有流量,有资源,但是做书不挣钱的事情,抢作者有用么?当然。
 
我们把出版社的作者来源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是国外作者,也就是所说的引进版图书。第二类是本土知名作者。第三类是民间作家。
 
第一类的国外作者,我们选择引进他的作品,一定是基于作品已经出版或者即将出版。但是这类作者的作品早已经被代理公司早早拿下。而想从代理公司那里获得好的选题,你至少需要下面两样东西中的一样:钱、品牌。而说钱,这几年出版人们自己把版税抬得很高了,这至于品牌,恰恰在国内只被少数出版商所拥有。
 
第二类的知名作者,我们在这里一般指的是有过畅销书作品的作者,当然也包含一些在专业领域内有名的学术类型作者。但是前者的出版资源,往往和国外作者一样,拥有权只集中在少数头部出版商里,而学术型作者,则因为工作领域的关系,更愿意把内容出版放到本领域的专业出版社中。
 
第三类的作者群体,属于大众不为所知的民间作者。他们往往是构成图书出版资源的主力军。这类群体之间,藏龙卧虎,出版商们需要从中找出其中有市场前景的内容。互联网行业所切割的,恰恰是这部分作者群体。
 
基于信息传播机制,我们看到互联网上已经催生出了一大批的信息传播平台,比如微信的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知乎、简书、知识星球等等,在这类平台上,内容发布的标准变得相当低,而基于海量的发布者,总能看到一些比较杰出的作者群体。在过去,我们出版的编辑们也最愿意从这里联系作者。
 
那么,互联网是如何把这些作者资源拿到手里的呢?这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对作者资源近年来的整合。有心的人可能早就发现,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为内容的发布者提供出版代理服务。你说平台方会看上出书这点利润?当然不是,出书的背后,一方面是加强作者对于平台的黏性,另外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谋求这些内容衍生权的利益变现。
 
也许,今天你也已经发现,想接触的好作者,其内容的代理权早就被平台拿走了。
 

4想点什么
 
好吧,这里,我们再盘点一下,在过去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图书业被互联网改造了些什么
 
第一,  销售渠道;接近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和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纸质书的销售被几大网站所把控。从此传统图书业产品的渠道议价能力,只能依靠背后的出版品牌和偶尔的畅销书来支撑。未来,除非图书业的畅销书在整体出版规模中有大幅提高,否则,拿回议价权只能看行政上是否有所支持。
 
第二,  作者来源;大出版商们可以砸钱首印册数,去和同样的大出版商抢版权。而中小出版社,可能只能从类似知乎、简书这样的平台上去沟通作者的内容出版权。当然,除了支付给作者的版税以外,我们还要给平台额外再付点代理费。
 
第三,  内容传播逻辑;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等一批内容传播媒体快速崛起。虽然论付费内容的规模,这些互联网公司并不算大。但是,纸质书对内容的唯一呈现模式已经被打破。而这些新呈现模式的标准,目前又被几个互联网大头所把握。
 
图书业还剩什么?在被互联网一步步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到最后可以引以为傲的,不是什么作者资源,也不会是什么品牌,而是我们对文字内容的基本把握能力。
 

上一篇:好企业没有寒冬,互联网企业


下一篇:APP在上架应用商店时需要办理哪些资格证书

热门资质